污泥烘干机(用于污泥脱水干燥的设备,常见于污水处理厂、环保工程)长期存放时,因设备结构特点(含金属部件、传动系统、加热装置、密封件等)和残留污泥的腐蚀性,可能出现多种问题,需针对性预防。以下是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:
一、残留污泥导致的腐蚀与堵塞
金属部件锈蚀
表现:烘干机滚筒内壁、抄板、进料口、出料口等与污泥接触的金属表面出现锈迹、锈坑,严重时钢板变薄、穿孔;焊接接缝处腐蚀开裂,导致滚筒漏气。
原因:污泥中含大量水分、有机物、氯离子、硫化物等腐蚀性成分,长期残留会形成电解质环境,加速碳钢、铸铁等金属的电化学腐蚀;若存放前未彻底清理,残留污泥干涸后附着在表面,形成局部高浓度腐蚀环境。
管路与通道堵塞
表现:热风管道、排湿管道、进料螺旋输送机内积聚干涸的污泥硬块,导致通道狭窄或完全堵塞;喷嘴(如雾化喷头)被污泥颗粒堵塞,影响下次启动时的热交换效率。
原因:污泥含黏性物质,干燥后固化结块,尤其在管道弯道、阀门等部位易堆积,长期存放后硬结,难以清理。
二、传动与运动部件卡滞、老化
轴承与齿轮故障
表现:支撑滚筒的轴承、传动齿轮、链条等部件转动卡滞,甚至无法转动;轴承座漏油,齿轮齿面磨损、点蚀。
原因:长期存放时,轴承内的润滑脂干涸、变质,失去润滑作用,金属表面直接接触产生氧化锈蚀;齿轮、链条若未清洁润滑,会因残留污泥中的杂质(如砂砾)加速磨损,或因潮湿环境生锈粘连。
密封件老化失效
表现:滚筒两端的密封环(如橡胶密封圈、石棉盘根)硬化、开裂,失去弹性;轴封处密封不良,可能导致下次使用时热风泄漏或粉尘外溢。
原因:橡胶、石棉等密封材料长期暴露在空气中,受温湿度变化影响发生氧化老化,尤其在高温环境(如夏季仓库)或紫外线照射下,老化速度加快。
三、加热与电气系统损坏
加热装置失效
表现:电加热管表面锈蚀、绝缘层破损,通电时可能短路;燃油/燃气燃烧器的喷嘴、点火针被腐蚀或堵塞,无法正常点火;导热油管路内壁结垢、锈蚀,影响热传导。
原因:电加热管若未干燥存放,内部受潮导致绝缘电阻下降;燃烧器与含湿污泥接触后,易被腐蚀性气体侵蚀;导热油若未排空,长期静置会氧化变质,形成油泥附着在管壁。
电气元件受潮、老化
表现:控制柜内的接触器、继电器、PLC模块等受潮短路,线路接头氧化锈蚀,导致接触不良;温度传感器、液位开关等精密元件失灵,显示数据异常。
原因:存放环境湿度高时,电气元件吸潮,金属触点氧化;若设备露天存放或仓库漏雨,雨水直接侵入电气系统,造成不可逆损坏。
四、结构变形与基础问题
滚筒与机架变形
表现:烘干机滚筒因长期静置受力不均(如一端支撑受力过大)出现弯曲变形;机架焊接处开裂,或地脚螺栓松动导致整机倾斜。
原因:大型烘干机滚筒自重较大,长期存放时若支撑点不合理(如仅两端支撑,中间悬空),易因重力产生塑性变形;机架若固定不牢,受地面沉降或外力碰撞影响,可能出现结构位移。
保温层损坏
表现:滚筒外层的保温棉(如岩棉、玻璃棉)吸潮结块,保温性能下降;保温层外的铁皮保护层锈蚀、破损,导致保温棉外露、脱落。
原因:保温层若密封不严,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,尤其在潮湿环境中,长期存放后保温效果大幅降低;铁皮保护层因锈蚀失去防护作用。
五、环境因素导致的附加问题
微生物滋生与异味
表现:未清理干净的设备内部残留污泥在潮湿环境下滋生细菌、霉菌,产生恶臭(如硫化氢、氨气),甚至吸引虫鼠,污染存放环境。
原因:污泥中的有机物为微生物提供营养,在温湿度适宜(温度15~35℃,湿度>60%)时快速繁殖。
外部部件损坏
表现:进料斗、出料斗等非金属部件(如塑料、玻璃钢)因阳光直射老化开裂;观察窗玻璃被碰撞破损;梯子、平台等辅助结构锈蚀松动,存在安全隐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