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温药棉煮漂线是用于药棉(医用脱脂棉)高温煮练、漂白处理的专用生产线,主要由煮漂槽、加热系统、传动机构、清洗装置、烘干设备等组成,长期闲置(通常指3个月以上)时,受高温高湿环境残留、药液腐蚀、机械部件静置老化等影响,可能出现以下问题:
一、金属部件腐蚀严重
1.煮漂槽、管道及容器锈蚀
表现:不锈钢煮漂槽内壁出现锈斑、局部坑蚀;连接管道(输送蒸汽、药液的管路)内壁腐蚀变薄,甚至出现渗漏;药液储存罐(如烧碱、双氧水储罐)内壁防腐层脱落,金属基体暴露生锈。
成因:
闲置前未彻底清洗,残留的碱性(烧碱)、氧化性(双氧水)药液附着在金属表面,长期发生电化学腐蚀(尤其不锈钢在氯离子、高温残留环境下易发生晶间腐蚀);
车间环境潮湿(煮漂线工作环境本身湿度高),闲置时通风不足,空气中的水分与金属表面残留药液结合,加速锈蚀。
2.传动部件(辊轴、链条、轴承)锈蚀卡滞
表现:导布辊、轧辊表面锈迹导致药棉接触时被污染;链条关节锈蚀卡死,无法带动织物输送;轴承内圈、外圈生锈,转动时出现异响或卡顿。
成因:
传动部件多为碳钢或镀铬材质,闲置前未涂抹防锈油,或防锈油因高温残留失效,金属直接与潮湿空气接触;
链条、轴承等缝隙中残留的药棉纤维、药液结晶,吸收水分后形成局部腐蚀环境,加剧锈蚀。
二、加热与温控系统失效
1.蒸汽加热系统堵塞或泄漏
表现:蒸汽管道内结垢堵塞,加热效率下降;蒸汽阀门密封失效,出现漏气;疏水阀(排除冷凝水)被铁锈、杂质卡住,无法正常工作。
成因:
蒸汽中的矿物质长期沉积,闲置时水分蒸发后形成坚硬水垢,附着在管道和阀门内壁;
阀门密封件(如橡胶垫圈、金属波纹管)因长期接触高温蒸汽和药液残留,发生老化、硬化,失去密封性能。
2.电气加热元件损坏
表现:电加热管(部分煮漂线采用)通电后不发热,或加热不均匀;温控传感器(如热电偶)读数漂移、失灵。
成因:
电加热管表面附着的药液残留结晶,闲置时吸潮后导致绝缘层老化,引发短路或断路;
温控传感器探头被腐蚀,或接线端子氧化生锈,导致信号传输中断。
三、药液系统残留与堵塞
1.药液输送与计量设备故障
表现:药液泵(如齿轮泵、隔膜泵)启动后不出液,或流量不稳定;计量阀(控制药液浓度)卡滞,无法精确调节。
成因:
闲置前未清洗药液管路,残留的烧碱、双氧水等药液结晶,堵塞泵体、阀门和过滤器;
隔膜泵的膜片(橡胶或PTFE材质)因长期接触化学药液,闲置时发生溶胀或老化开裂。
2.喷嘴、喷淋装置堵塞
表现:煮漂槽内的喷淋喷嘴被杂质堵塞,无法均匀喷射药液;清洗段的高压喷头出水不畅,影响药棉漂洗效果。
成因:
残留的药棉纤维、药液结晶在喷嘴细小孔径内沉积,长期固化后形成硬块;
水质中的杂质(如泥沙、微生物)在闲置时附着在喷嘴内壁,加剧堵塞。
四、传动与控制系统故障
1.机械传动精度下降
表现:输送带(如网带、链条带)松弛、跑偏;轧辊压力不均匀,导致药棉厚度偏差;减速箱漏油或齿轮啮合异响。
成因:
输送带张紧装置(如弹簧、气缸)因长期静置,弹簧弹力衰减,气缸密封件老化漏气;
减速箱内的润滑油长期不流动,氧化变质后润滑效果下降,齿轮、轴承磨损加剧。
2.电气控制系统失灵
表现:PLC程序紊乱,无法按设定流程运行;操作台按钮、指示灯失效;电机启动困难或跳闸。
成因:
控制柜内潮湿,导致线路板、继电器触点氧化生锈,接触不良;
电机接线盒进水(环境潮湿导致),或绕组受潮绝缘电阻下降,引发漏电保护动作。
五、预防与解决建议
闲置前的全面处理
彻底清洗:用清水反复冲洗煮漂槽、管路、喷嘴,去除残留药液;对药液系统(泵、计量阀)用中性洗涤剂循环清洗,最后用纯水冲洗,确保无化学残留。
防锈保护:金属部件(尤其传动辊、链条)涂抹耐高温防锈油;不锈钢表面可喷涂薄层钝化剂,增强抗腐蚀能力;拆卸易损密封件(如橡胶垫圈),单独存放于干燥处。
系统排空:蒸汽管道、药液管路彻底排空水分,关闭所有阀门;电气设备断电后,拆除电池(如PLC备用电池),防止漏液腐蚀。
存储环境控制
保持车间通风干燥,相对湿度控制在50%-60%;在设备周围放置干燥剂(如硅胶干燥剂),定期更换。
用防水防尘罩覆盖设备,避免灰尘、杂物进入;对易堵塞的喷嘴、过滤器,可提前拆卸清洗后密封保存。
闲置后的启用检查
机械部分:清除防锈油,检查传动部件磨损和锈蚀情况,更换损坏的轴承、链条;校准输送带张力和轧辊平行度。
管路与系统:疏通堵塞的管道、喷嘴,更换老化的密封件和软管;蒸汽系统先通低压蒸汽预热,排除冷凝水和杂质。
电气部分:检测电机绝缘电阻,烘干受潮部件;校准温控传感器和计量设备,试运行时监控各环节参数(温度、压力、流量)是否正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