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温药棉煮漂线是药棉生产的核心设备,长期在高温、高湿、化学介质(如漂白剂、烧碱)的恶劣环境下运行,易出现部件腐蚀、密封失效、传动卡顿、温控不准等问题。日常保养需围绕设备核心系统(加热系统、传动系统、化学介质接触部件、电气控制系统等),结合工况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,具体注意事项如下:
一、加热系统保养:保障温控精准与运行安全
1.加热元件与管路维护
常见问题:加热管结垢、腐蚀漏电,蒸汽管路锈蚀泄漏、阀门卡滞。
保养要点:
每周检查加热管表面,若附着水垢(如碳酸钙沉积物),用柠檬酸溶液或专用除垢剂浸泡清洗,避免结垢影响加热效率或导致局部过热烧毁;定期用绝缘表检测加热管绝缘性能,发现漏电立即更换。
每日巡查蒸汽管路、阀门的密封情况,若出现泄漏及时更换密封垫;每周对阀门阀芯涂抹高温润滑脂,确保开关灵活;每月清理管路过滤器,防止杂质堵塞导致压力不稳定。
定期校验温度传感器(如热电偶)和温控仪表,确保温度误差控制在±1℃内,避免高温损坏药棉或影响煮漂效果。
2.安全装置检查
每日测试安全阀、压力继电器的灵敏度,确保达到设定压力时能自动泄压;每月检查防爆膜(若有)的完好性,避免压力超标引发安全事故。
清理加热系统的排水口,确保冷凝水及时排出,防止积水导致管路冻裂(低温环境)或腐蚀加剧。
二、传动系统保养:避免卡顿与部件磨损
1.输送机构维护
常见问题:输送带(网带)跑偏、磨损、腐蚀,辊轴锈蚀卡滞,链条松弛断裂。
保养要点:
每日检查输送带张力和运行轨迹,若出现跑偏及时调整调偏辊;清理输送带表面的药棉残渣和化学残留,避免腐蚀输送带(尤其是橡胶或不锈钢网带);每周检查输送带接头处的牢固性,破损部位及时修补或更换。
对辊轴、链条、齿轮等传动部件,每周涂抹高温防锈润滑脂(避免使用普通润滑油,防止高温失效或污染药棉);每月检查链条张紧度,调整张紧装置,更换严重磨损的链条和链轮。
定期清理传动机构的防护罩内部,防止棉絮、杂质堆积导致部件卡滞或过热。
2.电机与减速器保养
每日检查电机运行温度和振动情况,若出现异常噪音或过热(温度超过80℃),及时停机排查故障(如轴承损坏、过载)。
每季度更换减速器的专用润滑油,补充至规定液位;检查减速器的密封性能,避免润滑油泄漏污染环境或导致部件干摩擦。
三、化学介质接触部件保养:防止腐蚀与污染
1.煮漂槽与容器维护
常见问题:槽体锈蚀、内壁结垢,密封件老化泄漏,液位传感器失灵。
保养要点:
每日生产结束后,用清水冲洗煮漂槽内壁,去除残留的化学药剂(如漂白剂、烧碱),避免长期腐蚀槽体;每周检查槽体焊缝和内壁,若出现锈蚀、破损及时修补,不锈钢槽体可定期进行钝化处理增强耐腐蚀性。
每月清理槽体内的沉淀物(如药棉碎屑、杂质),防止堵塞液位传感器或影响药液浓度;检查液位传感器的灵敏度,及时校准或更换失效部件。
更换煮漂槽的密封件时,选择耐化学腐蚀、耐高温的材质(如氟橡胶),避免密封失效导致药液泄漏。
2.药液循环与过滤系统保养
每日清理药液过滤器的滤芯,去除杂质,防止堵塞导致循环不畅;每周检查循环泵的运行状态,清理泵体叶轮的缠绕物,检查泵轴密封件,避免药液泄漏。
定期更换药液储存罐的防腐涂层,存放时确保罐口密封严密,防止杂质进入或药液挥发污染环境。
四、电气控制系统保养:避免短路与元件失效
1.控制柜与线路维护
常见问题:电气元件受潮、腐蚀,线路绝缘层老化破损,接触器触点烧蚀。
保养要点:
每周清理控制柜内部灰尘,检查线路接头的牢固性,对氧化的触点涂抹导电膏;用密封胶封堵控制柜缝隙,防止潮湿空气或化学雾气进入,内部可放置干燥剂防潮。
每月检查电气线路的绝缘性能,更换老化、破损的线路;测试接触器、继电器的动作灵活性,更换烧蚀的触点,避免接触不良导致设备停机。
2.传感器与执行器保养
定期清洁温度、液位、压力等传感器的探头,去除化学残留和污垢,确保信号传输准确;检查电磁阀、气缸等执行器的动作响应速度,更换老化的密封圈和气动元件。
避免传感器与强酸强碱直接接触,必要时加装防护套,延长使用寿命。
五、卫生与合规保养:保障药棉质量安全
1.设备清洁消毒
每日生产结束后,对设备所有与药棉接触的部位(输送带、煮漂槽、进料口、出料口)进行彻底清洗,并用符合医药标准的消毒剂(如75%酒精、过氧乙酸)消毒,防止微生物滋生。
每周进行一次深度清洁,清理设备死角(如防护罩内部、辊轴间隙)的棉絮和残留药液,避免交叉污染。
2.合规性维护
建立保养台账,详细记录清洁消毒时间、更换部件名称、维护人员等信息,便于追溯和符合医药生产GMP规范。
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标识、操作说明书,确保齐全清晰;对易接触高温的部位加装防护栏和警示标识,避免人员烫伤。
六、日常巡检与应急处理
1.常态化巡检
制定每日巡检计划,重点检查设备运行参数(温度、压力、液位)、传动系统灵活性、化学介质泄漏情况及电气系统稳定性,发现问题及时停机处理,避免故障扩大。
雨后或高温高湿天气增加巡检频次,重点检查电气设备防潮情况和金属部件锈蚀状态。
2.应急准备
配备备用加热管、密封件、输送带等易损部件,确保故障时能快速更换;准备应急处理工具(如灭火器、堵漏工具、急救药品),应对火灾、药液泄漏等突发情况。
定期组织操作人员进行应急演练,熟悉故障处理流程,提升应急响应能力。
七、特殊工况额外注意事项
高温高湿环境:加强设备通风和除湿,缩短电气元件和密封件的更换周期,增加防锈润滑频次。
腐蚀性药液工况:优先选用耐蚀材质的部件(如316L不锈钢、氟塑料),定期检测药液浓度,避免浓度过高加剧设备腐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