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温药棉煮漂线(用于药棉高温煮漂处理的生产线设备,包含煮漂槽、传动机构、温控系统等)的存放条件需结合设备材质(金属、橡胶、电气元件等)和功能特性,重点关注环境温湿度、防腐防锈、部件保护、安全防护等方面,以避免长期存放导致设备性能下降或损坏,具体要求如下:
一、环境温湿度控制
温度要求
存放环境温度需保持在5℃~35℃之间,避免极端高温(>40℃)或低温(<0℃):
高温会加速橡胶密封件(如煮漂槽密封圈、传送带)老化、塑料部件脆化,以及电气元件(如温控器、电缆)绝缘层失效。
低温可能导致金属部件因热胀冷缩产生应力变形,尤其对精密传动机构(如齿轮、轴承)的配合精度造成影响,同时液压油(若有)黏度增加,再次启动时可能导致管路堵塞。
湿度要求
相对湿度需控制在40%~70%,严禁潮湿或结露环境(如靠近水源、通风不良的地下室):
高湿度会导致设备金属部件(如不锈钢煮漂槽、碳钢支架)锈蚀,尤其是焊缝、接口等应力集中部位,可能引发点蚀或裂纹。
电气控制柜、电机等部件若受潮,会导致线路短路、触点氧化,影响下次启动安全。
二、清洁与防腐处理
设备清洁
存放前必须彻底清洁设备表面及内部:
煮漂槽:清除残留药棉纤维、污渍及化学药剂(如漂白剂、酸碱溶液),用清水冲洗至中性(pH值6~8),避免残留药剂腐蚀槽体(尤其对普通碳钢槽体,需防止酸蚀)。
传动机构:清理传送带、链条、齿轮上的纤维杂质,用软布擦拭油污,确保无异物卡滞。
电气部件:用压缩空气吹扫控制柜、电机表面的灰尘,避免灰尘堆积导致散热不良或短路。
防腐防锈措施
金属部件:
对碳钢支架、螺栓等非不锈钢部件,表面喷涂防锈漆或涂抹防锈油(如锂基润滑脂),重点覆盖焊接点、接口等易锈蚀部位。
不锈钢煮漂槽、管道内壁需擦干水分,必要时涂抹薄层食品级防锈油(避免直接接触药棉的部位残留,需在启用前彻底清洗)。
橡胶/塑料部件:
传送带、密封圈等橡胶件需涂抹硅基润滑脂,防止老化硬化;若为可拆卸部件,可单独用密封袋包装存放。
三、关键部件专项保护
传动与动力系统
链条、齿轮、轴承等传动部件需加注润滑油(如链条油、轴承润滑脂),手动转动传动轮使润滑油均匀分布,避免长期静止导致部件粘连或锈蚀。
电机轴伸端、联轴器等外露金属部分涂防锈油,并用塑料膜包裹,防止灰尘进入轴承座。
温控与电气系统
电气控制柜需关闭总电源,拆除易受潮的传感器(如温度探头),单独存放于干燥盒内;接线端子处涂抹导电膏,防止氧化。
电缆线需整理成束,避免过度弯曲或挤压,接口处用防尘帽密封,防止虫鼠啃咬或灰尘进入。
加热管(如电加热元件)需检查表面是否有破损,清洁后用防潮纸包裹,避免受潮导致绝缘电阻下降。
煮漂槽与容器
若煮漂槽为敞口设计,需用防水帆布或塑料板覆盖,防止灰尘、杂物落入;槽体内部可放置干燥剂(如硅胶干燥剂),吸收残留潮气。
管道系统需排空内部积水,关闭阀门并标注“存放中”,必要时通入惰性气体(如氮气)防止内壁锈蚀。
四、存放空间与安全要求
空间与位置
存放区域需宽敞平整,设备周围预留≥1米的通道,避免堆叠重物或杂物,防止碰撞损坏部件(如控制面板、传感器)。
远离腐蚀性环境(如存放酸碱药剂的仓库、化工车间),避免空气中的腐蚀性气体(如氯气、氨气)侵蚀金属和电气部件。
避免阳光直射,防止设备表面漆层褪色、橡胶件老化加速(可放置于阴凉仓库或加装遮阳棚)。
安全防护
设备需固定稳妥(如用地脚螺栓固定或放置防滑垫),防止因震动、碰撞导致倾倒或部件移位。
张贴“禁止攀爬”“设备存放中”等警示标识,严禁无关人员操作或拆卸部件。
长期存放(超过6个月)需定期检查(每月1次):查看防锈层是否完好、橡胶件是否老化、控制柜内是否受潮,及时补充干燥剂或更换防锈油。